沙龙专家
周蔚华
周蔚华,《中国社会报》总编辑

出版物质量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我国出书在品种数量方面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国。但出版大国并不等于出版强国,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为出版强国,有很多指标,其中一项是该国出版物在世界的影响力。就这个指标而言,中国出版物在世界出版市场上远远说不上是大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出版物质量,尤其是内容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过去一谈到图书质量,往往看重的是编校质量,即图书差错率,或印刷质量。包括图书界人士一谈到图书质量,也总是说图书编校质量如何、印刷如何精美。但仅有这两项是远远不够的。图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其内容质量。而就内容质量而言,对不同出版物的内容质量要求不能一概而论。衡量一本学术著作,其内容质量要求就是创新性、前沿性、学术规范性,它是否提出了真问题,对问题的解释能力如何,在前人成果基础上是否有创新的观点、方法,是否促进了学术创新、学术交流、学术积累,是否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等。对于大众图书应是导向正确,语言优美,可读性强,引人入胜等。对于教材则应从思想内容、科学水平、教学实用性、体系完整性、语言规范性等角度去考虑。就这三个方面而言,我国的出版物整体质量还不高,在学术出版方面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寥寥无几,国际上衡量学术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文献被引率还非常低。就大众图书而言,还没有出现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超级畅销书,世界畅销书排行榜上还不见踪影。就教材而言,除汉语学习类教材外,少有被其他国家广泛采纳者。这三个方面都表明,我国图书的整体内容质量还不高,缺乏有影响力的传世之作,更缺乏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这与我国作为出版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值得出版界反思,当然更值得学术界反思。出版者从某种意义上是接生婆,如果没有好的种子,何来好的“产品”。


  • 上一篇:仲伟民
  • 下一篇:韩湘景

  • 微信号:bianjizhiyou
    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