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专家
范以锦
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融合时代,新旧媒体的融合要有内在联系

  “融合”在传媒业界和学界已成为时髦的热词。纸媒与新媒体怎么融合,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传媒研究者陈国权在《新媒体拯救报业?》一书中,断言“恐龙并没有灭亡”,力挺纸媒;且认为纸媒与新媒体是各不相同的,难以融合,新媒体很难拯救报业。尽管他的有些观点我并不赞同,但提醒我们不要把融合过于宽泛化。哪些属于融合的范围,哪些根本就不是融合的结果,这是需要认真厘清的。
  腾讯推出全新自媒体产品平台——《大家》,一批著名学者、专栏作家成为《大家》的签约作者。这些原本著书立说,在纸质版的平台上叙事、发表见解的作者,现在又在新的平台上有所作为了。有的人往往把这种现象也看成新老传播平台融合的结果。其实,在纸质版上与在自媒体产品平台上发表作品,是完全不相干的东西。原本要在纸质版上发表的文章,拿到《大家》自媒体平台发表,只能说作者开辟了新的平台。有的出版机构停止纸质版印刷,只有数字出版的图书,这也不属于融合,而只能说转移了出版平台。
  我并不是反对融合的提法,真正的融合还是有的。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应理解为相互看中和引进对方的元素用以丰富原有的产品内容或运营模式。如果两者之间是断裂的、没有联系的,不能称作融合。纸媒引入新媒体的融合,其基础产品还是纸媒,只是通过新的技术、新的渠道将纸媒品质提升,或将纸媒产品营销链延伸。余秋雨把《文化苦旅》作了增补和改写,推出了新的版本,不仅在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销售,还将在微信上销售。这就是通过营销模式的融合,提高了发行效益。《新京报》尝试推出“播客”板块,请读者中的DV发烧友在生活中捕捉新闻,用DV记录后交给报社制作成二维码,印刷在报纸上。现在已有相当多的报纸在运用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一下印在报上的二维码,更多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将在手机上展现,从而延伸了报纸的价值链。这是真正的融合。
  融合的技术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找到市场模式、盈利模式。现在广告客户投放广告时,往往会问一问,除在纸质版上呈现,还能做些什么?纸媒经营者当然也会告之线上线下的系列活动,其中也包括二维码的运用。这种融合当然好,问题在于用户愿不愿意拍二维码观看。把用户的兴奋点激发出来才是最为重要的。比如房地产广告,也许你要提示一下,进入之后,能够将某个楼盘的外形、户型、内部结构完整展示,这就有可能激发有购房意向的用户进入观看。融合不是毫不相关的添加,应是有内在联系,才能
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这些题目,可写成1500字以内的短稿。短文章可获得更多的读者。这样做,积少成多,也能够完整地体现研究成果。
  重要的是,以往熟悉纸媒或平面媒体写作的人,今天要下决心去熟悉以电子承载方式出现的文字和图片。不然的话,飞速运行的电子媒体就不等你了。


  • 上一篇:缪宏才
  • 下一篇:韩红超

  • 微信号:bianjizhiyou
    扫描二维码关注